下一个五年 建圈强链对成都意味着什么

变革产业发展方式

微信图片_20220509105758.jpg

全国首个空客A321“客改货”业务近日在成都展开

 

2021年12月10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在这场重要的会议上,“建圈强链”行动全面铺开。

行动背后的迫切感,来自于城市发展的现实。这一年,成都市全年GDP接近1.99万亿,站在了2万亿的门口。据测算,当GDP迈过2万亿元台阶,全市经济总量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需要新增810亿元的规上工业产值,相当于每年新增200家规上工业企业。

而过去五年,在成都已有1个万亿级产业、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能级质量、协同水平、要素聚集等领域仍有短板,又应如何补齐?

“建圈强链”写入党代会报告,揭示了成都发展理念的变革。报告提到,要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这已透露了“建圈强链”行动的关键。

从2021年底提出“建圈强链”以来,成都共确定了20个重点产业链。目前,成都市经信局共“领取”了14个重点产业链任务,产业门类均为先进制造业。其中,既有产业规模在2020年达到1220亿元位居全国第五的集成电路产业,也有产业规模约2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党代会报告中也专门提到了“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目标,并明确,要坚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稳步提升制造业占比,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成都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凯表示,未来五年,成都市经信局要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打响成都智造品牌。

“目标之一,就是构建‘支柱+新兴+未来’梯度奋进、接续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王凯强调,要突出建圈强链,聚焦优势锻长板、围绕长板补短板,构建生态提能,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一批彰显城市品牌、体现行业影响的地标性产业。培育一批品牌企业,持续深化领军企业引育、“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中小企业能力提升计划,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帮助新希望巩固提升“世界500强”位势,支持通威集团冲榜“世界500强”。

他还透露,未来五年,成都将建设一批品牌园区,以国家级开发区和城市新区为支撑,支持工业园区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做强功能,到2025年,力争建成1个万亿级园区、4个千亿级园区和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精品园区。同时,打造一批品牌产品,实施智造工业精品培育行动,支持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推进品牌建设、拓展国际市场,让“成都智造”代表成都走向世界。

 

“链主”和“链长”

微信图片_20220509110129.jpg

成都汽车产业功能区

2022年3月24日,距离第一次会议,仅仅过去了3个多月,成都又召开了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会议强调“持之以恒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

产业生态集聚力,既是以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也是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的关联形态。

成都建圈强链行动,用“链主”和“链长”的政策设计践行着产业的变革。根据《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成都将加强培育链主企业,建立并动态更新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录——

链主是那些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居核心或主导地位,能够掌控整个价值链条中最有价值部分并拥有最终话语权的企业,它们被期待能够通过收购、控股、参股的方式,让业务沿着链条上下游延伸,引领整条产业链的发展。

比如,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戴时飞提到,自己所在的成都市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聚集了一批航空领域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其他企业一道,我们也成为 成都产业建圈强链的一环”。

而政府通过“链长制”创新激活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充分发挥链长制的组织协调作用,更大范围实现配置资源、聚集要素和应用市场。

目前,成都整合生态圈和重点产业链,重点引育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如今首批入库链主企业已超过40家。仅在医药健康和航空航天产业的建圈强链,成都已经确定了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工业无人机4个重点产业链,“目前4个产业已确定12家既有链主企业、14家拟引育链主企业”。

 

网站首页    行业资讯    下一个五年 建圈强链对成都意味着什么